極限片選片:求是 求美 求善
由于票、片的主題和題材涵蓋了科技、工程、人文、教育、藝術、軍事……諸方面的內容,根據(jù)上述標準選片制作極限片,無疑是一次參與藝術的思考、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的活動,必須充分考慮其所涵蓋的方面的內容和特性。
先引用中科院院士楊叔子在學術報告《教育思想轉變與教育改革》中的兩個論點:“科技為求真,弄清‘是什么'。人文學科為求善,弄清‘應該什么'!绷硗猓娝苤,藝術的主要任務是求美。結合郵票、明信片的圖名和圖案所涉及的內容,就自然引出一個論點,極限片的選片必須考慮“求是”、“求美”、“求善”三項原則。
關于“求是”原則,可分三種情況:1.郵票圖案與圖名為確指的寫實作品,例如:T93月季花(2—1)《上海之春》郵票,就必須選用圖名為《上海之春》這一品種的月季花明信片,其他品種的就不行。2.泛指的寫實作品,例如1997—17(2—1)《中國玫瑰》郵票,只要花形、花色、葉型相似的中國玫瑰明信片均可選來制片。3.郵票圖案為抽象畫,例如:1998—31《抗洪賑災》郵票,以眾字形的人墻擋住了浪高流急的洪水,抽象地表現(xiàn)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現(xiàn)實題材,如果以解放軍戰(zhàn)士手挽手堵缺口的壯烈形象制成極限片,則虛實結合、現(xiàn)實生動,產生奪目驚心的藝術效果,定是枚佳片精品。
一般來說,有關科技方面的題材,很明顯地需用嚴肅認真的科技“求是”的原則 來選片。然而,科技以外的題材,例如人文、藝術等,單用“求是”原則就不夠了,必須引用“求美”的原則,例如:1993—2(2—2)《兒童與和平》郵票,有人選用1986年《中國福利會》出版的《宋慶齡和孩子們在一起》繪畫明信片制成極限片(見《極限明信片圖錄》圖6—20,筆者不知片圖的作者是誰。),對比票圖與片圖,同一題材采用不同畫種表現(xiàn),盡管周圍的孩子人數(shù)不同,姿態(tài)各異,宋慶齡的衣服不同,但是宋慶齡端莊秀美的姿態(tài),右轉的視線,典雅慈祥的微笑,是何等相似,不僅形似,而且在神韻、氣質、心靈上神似。如此相似的一大一小兩幅畫,相映成趣,相映生輝,一方面讓人發(fā)現(xiàn)兩畫如此天緣巧合,引發(fā)奇奧感與驚喜;一方面兩畫同時引發(fā)深遠的藝術意境,使人產生視覺上的沖擊,心靈上的震憾,對主題的刻骨銘心的理解與記憶,使欣賞者和作者產生精神上的交流與對話,即所謂“共鳴”。意會深思,回味無窮,形成“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感召效果!班]票題材和圖畫明信片畫面之間的最佳和諧一致”,它的深層次的含意,在這里就表現(xiàn)得很清楚了。 至于“求善”原則也是不能忽視的,單一的“求是”原則有可能引發(fā)錯誤的選片。同一題材,用來表現(xiàn)對抗、敵對的主題,就不能用來制片,例如:一枚日偽時期出版的圖為日寇在長城上耀武揚威的明信片,就不能用我國歌頌長城的郵票制片,即使同一地段長城也不行。
選片的原則,“求善”是前提,“求是”是基礎,“求美”是關鍵。實際應用時三者又有所側重,例如人文、藝術方面的題材,“求美”原則顯得更直接、顯著。三者在選片中既有側重、區(qū)別,但又相互聯(lián)系、滲透,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極限愛好者,對選片的“求是”、“求美”、“求善”三原則有待進一步發(fā)掘、發(fā)現(xiàn)、發(fā)展,使之更深化、細化、規(guī)范化,以提高極限片的藝術審美價值和文化宣傳價值,提升極限片在人群中的文化層次和藝術品位,促進其繁榮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