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你讓我是如此的眷戀
沉睡到日上三竿,房間里厚蕾絲鏤空的白色窗簾直把過濾后的青島陽光射得我刺目難擋。是一個明媚春日!
起來洗漱畢,出門。樓下又見胖掌柜窩在沙發(fā)里做土豆,見了我笑容可掬的說今天是看海的良日,不過要記得防曬與防寒。我同樣回報他以陽光般的笑容。
在路邊小店飽餐后再去棧橋,時值周六,加上天晴日麗,很多旅行團把棧橋擠得水泄不通。我遠眺回瀾閣,海水湛藍,風平浪靜,藍天空曠,萬里無云,果然是海天一色。棧橋邊的沙灘上布滿礁石,很多人在礁石中尋找著什么,我下了棧橋,走到礁石上探個究竟,有小販走上前來向我推銷小桶和網(wǎng)兜,原來是可以拿這工具到海里面整編出自己的蝦兵蟹將。
從棧橋出發(fā),沿海岸線北行,這是沿海而造的風景線,一側(cè)是黃海,一側(cè)是美麗的古老城區(qū)。在青島獨行海岸線,不必擔心迷路,這一片黃金海岸曲曲折折,但萬變不離其中,始終是一個又一個海灣,比如棧橋處的“青島灣”、行進半小時,過了探入黃海深處的琴島后就是“匯泉灣”,進入?yún)R泉灣須轉(zhuǎn)入老城區(qū)中,那一片地方的老建筑與上海長樂路相似,青島曾分別被德國及日本殖民,所以這里仍有很濃的異國情調(diào)。如果不是因為青島的地勢有起伏高低,我還真感覺不出正在千里之外。
在海軍博物館附近的一個舊式里弄小區(qū),我隨意走進一幢老洋房的院子,里面靜寂無聲,看房子上的銘牌是始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門上的紅漆已剝落,院里子空地上搭出的幾間矮房子約是和上海的老洋房外搭的那種“灶披間”性質(zhì)相同,包括院子里有幾根晾衣的皮線也在向大家召示這里早已是72家房客。
走過海軍博物館,路兩側(cè)繁花似錦,成片成片的老洋房掩映在繁花之中。房子昔日的主人早已歸去了他們的國家,這片土地上,他們只留下了他們曾經(jīng)的浮華。
沿路一直走,路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好一個海濱小城。再前行,就看到了魯迅公園,是個無圍墻的免費公園。走進去,正門便是魯迅先生像,面朝老城背靠匯泉灣。
走下匯泉灣,游人稀少,我落得清靜獨享這一片碧海藍天。再前行就見到了年少時無數(shù)次向往的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