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大豆不發(fā)芽、夏季產的胡蘿卜是轉基因、轉基因的土豆削皮后不變黑、細長又很亮的大米值得警惕……近日,不少關于如何通過外形辨別轉基因作物的文章在網上風傳。
僅僅看這些外觀形狀,真的就能識別轉基因嗎,究竟什么樣的食品才是轉基因?多位專家表示,這些憑借外形辨別轉基因的方法,缺乏科學依據,并不靠譜。
傳言1 不發(fā)芽的就是轉基因大豆?
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會發(fā)芽,而轉基因大豆則不會發(fā)芽,只不過是個體膨脹而已。此外,非轉基因大豆為橢圓形狀,有點扁。豆臍為淺褐色。豆大小不一,豆?jié){為乳白色。轉基因大豆為圓形,滾圓,豆臍為黃色或黃褐色,大小差不多,豆?jié){有點黃。
對此,專家表示,大豆發(fā)不發(fā)芽,跟轉基因沒有關系,而是跟大豆的儲存條件、成活狀態(tài)等有關系,轉基因大豆也是可以發(fā)芽的,而且大豆的發(fā)芽率最高也就是50%,所以“不發(fā)芽不等于是轉基因”。
至于大豆的形狀、豆臍的顏色,我國的大豆品種資源十分豐富,顏色深淺只是大豆品種特征的一個表現,有黑色、褐色、黃色、白色,與是否為轉基因大豆沒有必然聯系。比如拿褐色豆臍來說,在我國本身就有很多品種,像“贛豆6號”、“金大豆626”、“沙灣黑臍豆”,都是這類顏色,用顏色特征判定大豆是不是轉基因是不靠譜的。
同樣,不同品種的大豆籽粒大小形態(tài)也具有差異。另外,進口轉基因大豆在我國的規(guī)定用途是飼料和榨油,市場上不應也不會出現完整的轉基因大豆。
傳言2 夏季胡蘿卜多為轉基因?
胡蘿卜只有在秋冬季節(jié)有,夏季的一般是轉基因的。非轉基因胡蘿卜表面凹凸不平,不太直,從頭部到尾部是從粗到細的,頭部是往外凸出。轉基因胡蘿卜表面較光滑,一般是直的,尾部有時比中間還粗,頭部往內凹。
專家表示,目前全世界都就沒有商業(yè)化種植的轉基因胡蘿卜,我國也沒有對轉基因胡蘿卜的進口許可。
至于宣稱“夏季胡蘿卜一般都是轉基因”更是有些荒謬。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博士飛雪稱,胡蘿卜在傳統(tǒng)上的確多在夏秋播種,秋冬時收獲,但目前很多胡蘿卜品種也都可以進行春播夏收的反季節(jié)栽培,以滿足市場需求。而所謂“尾部有時比中間還粗”的品種,實際上就是普通的圓柱形根形的胡蘿卜。
傳言3 甜玉米是轉基因?
傳統(tǒng)玉米一般就是黃玉米、白玉米,略帶甜味,現在流行的甜玉米,甜度非常高,無疑是轉基因。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告訴記者,我國雖然批準了進口轉基因玉米品種,但這些只是用來作為飼料,并不是直接吃的轉基因食品,而國內轉基因玉米還處于研究階段,所以無論玉米甜不甜,與轉基因沒關系。
如何分辨轉基因食品
一般來說,在標簽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國的名稱,中間的英文字母標明水果的名稱,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標識的是出口企業(yè)的名稱。在每個標簽的中間一般有4位阿拉伯數字:3字開頭的表示是噴過農藥。4字開頭的表示是轉基因水果;5字開頭的表示是雜交水果。
(1)超市購買食品時一定要上心,先查是否有轉基因標注。根據《農業(yè)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轉基因食品應有標注。但這些標注怕見人,小到只有1.8毫米高,而且躲在最不顯眼處,仔細查總是可以查到的。
(2)超市西紅柿、木瓜大部份是轉基因,堅決不買。從安全和質量上說,個體農販水果類食品要比超市好得多。特別不要迷信外資超市,那里的東西好看而
不好吃,壞的、假的太多。
(3)玉米使用轉基因最早、最廣、最多,購買任何玉米食品均要慎之又慎,哪怕超市賣的玉米窩窩頭。
(4)轉基因小麥籽粒色白透明發(fā)亮,全角質,屬硬質強筋優(yōu)質面包小麥品種,特優(yōu)轉基因9506小麥2008年在安徽面世,面粉中還有漂白劑、滑石粉混在里面,就更難識別。
(5)水稻轉基因中國偷偷搞了好幾年,少數流入市場,特別要警惕又長又瘦又亮的大米。東北大米目前無轉基因,暫可放心,一定要看外包裝袋,如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的米業(yè),東北米是粳米,短圓粒型、這與湖北、湖南一帶種植的轉基因水稻(如BT汕優(yōu)63)中長粒型有本質的區(qū)別、容易識別。另外,泰國禁止轉基因,其米無問題。
(6)小米、燕麥、蕎麥、高梁均屬小宗糧食作物,還來不及去轉基因;ㄉ俏覈毺禺a品,暫無轉基因,紅薯也未轉基因。
。彝メt(yī)生在線)
????(文章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